清早中期和田玉雕件 吉祥童子
清代制玉工艺是继汉之后的又一个鼎盛时期。然而清朝建立伊始,政权初立,百废待兴,从皇帝到文武百官到平民百姓都提倡简朴的生活作风。琢玉,耗工费时的“奢侈品”工艺,也就进入了基本停滞的状态。这时的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尚不稳定,和田玉料来源常常受阻,也限制了琢玉业的发展。励精图治,清政权逐渐稳固,经济日益复苏。康熙时,琢玉工艺发展迅速,到乾隆直至嘉庆时期已是一派繁荣的景象,琢玉业展示出辉煌的成就。
清代琢玉对玉材质的选用要求比较严格,主要采用新疆和田地区和叶尔羌地区所产的优质玉料,品种包括青玉、碧玉、白玉、黄玉、墨玉,等等,其中以白玉最为当时所注重。所制玉器样式纷呈,依其用途可分为九大类:册宝类、神像类、祭器类、佩饰类、陈设类、文玩类、器皿类、用具类和镶嵌类。清代宫廷用玉直接受内廷画院艺术的支配和影响,做工严谨,一丝不苟。在雕刻上,常借鉴绘画、雕刻等表现手法,汲取传统的阳线、阴线、平凸、隐起、起突、镂空、立体、俏色、烧古等多种工艺,融会贯通,综合运用。玉器有小如玲珑剔透的佩饰,大至宏伟壮观的玉山,可谓鬼斧神工精美绝妙。
和田玉挂件“吉祥(象)童子”藏于苏州古玩城三楼秦月轩(吴中区北港路),是清代早、中期之作。琢玉匠师采用圆雕手法,用一整块和田玉籽料雕琢而成,所雕为一只象和一个小童。象微蹲,露出圆腹,扇耳自然搭于两颊处,头微向左偏,象鼻卷起,象牙前突,身体肌肉线条明显,富有质感。小童则攀于象身右侧,浑圆脑袋微微上扬,手握扫帚状东西,似乎在为大象清扫灰尘,衣着纹路亦细腻流畅。大象神态惬意,小童憨顽灵动,极富神韵。雕琢细致,精巧玲珑,阴阳线条处理恰到好处,和田玉质温润精良,包浆油亮,品相精美,属不可多得的收藏精品。